新闻详情

甘肃会展业发展优势分析

   2021-11-25    160

会展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展览活动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自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国际上,业内人士把会展经济称之为1:9 的经济运行模式,举办会展活动可以将一系列行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进入21 世纪,我国各级政府与企业纷纷加大对会展经济的投入,会展经济开始驶入快车道,以每年20% 的速度快速递增,会展业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形势下,兰州会展业如何把握发展新契机,如何向纵深发展,从多年从业的经历中,做了以下思考。

一、甘肃会展业发展优势分析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所谓五千年文明看陕西,八千年文明看甘肃。甘肃文缘深、文脉广、文气足、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氛围浓厚,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拥有独特的伏羲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十分有利于会展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

2.交通条件优越

兰州自古是西域与中原贸易经济往来的通道,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更是西北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各重要铁路干线交汇于此。近两年随着高铁的开通,及兰州中川机场T2航站楼的建成使用,为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兰州会展业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

3.丰富的旅游资源

兰州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沙漠戈壁、草原绿洲、冰川雪山、红色胜迹、佛教圣地和民族风情等独特的景观。目前甘肃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多条黄金旅游线路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周边休闲旅游圈,和会展业融为一体,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4. 城市知名度高

兰州市以拥有一条河,一碗面 ,一本书、一座庙而闻名。一条河是指黄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母亲”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内涵,兼容并蓄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碗面是指兰州牛肉面,它是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一本书就是指?读者?,它创下发行最高4万册的记录,综合期刊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一座庙是指莫高窟,它让全世界人民为之震撼,从而认识敦煌、认识兰州、认识甘肃。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拓揽高端会展活动,也为会展业的对外宣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兰州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性质不明确

我国会展业从发展初期就带有政府行为,并且绝大多数会展均以政府牵头、政府主办,甚至连参展单位的资格也需要政府审核通过方可参展。但主办方并没有完全发挥预期效果,相应的资源并未有效利用。导致现有展览公司都是以市场化运作,招商难度大,会展规模小,展会层次低,社会影响力差等问题的出现。

2.没有会展管理机构

在我国省会城市其本都建立类似的行业管理机构会展业发展办公室或者展览局等行业管理协会,以促进会展也有序规范发展。

3. 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

会展经济属于智力经济,成功的展会需要有大批高素质专业展览人才进行精心策划、研究,人才的匮乏是全国会展业面临的问题。就兰州当地而言,会展人员素质偏低,展会招商、招展、组织观众卖家方面,经常会发生各种纠纷,造成行业管理较为混乱。

4.硬件不足,软件不优

兰州现有酒店根据大型展会客流量的标准是无法满足其要求,接待能力不足,再加上现有的酒店价格偏高,城市服务水平较低。展览场地少且面积小,展览规模也受限制,全国性以及国际性展会无法容纳,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两层也只能搭建国际标准展位1000个。因此,很多会议或展览单位因为城市接待能力不足而放弃在兰州办展。兰州作为西北的重要枢纽,已具备发展会展业的基本经济条件,但是在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5.产业链配套服务滞后

兰州近年来展会虽然对社会效益起到了一部分影响,如相应物流、旅游、住宿、餐饮、搭建、安保保洁等服务型产业。但仍然存在物流慢、搭建差、安保不专业、餐饮不卫生、住宿选择性少等问题。随与会展业相连接,但是却失去了相互扶持、相互发展的目的。

6.专业展览公司不足

目前当地注册的只有十多家专业会展公司,并且在经营情况上都处于比较艰难的局面,对项目开发能力薄弱,大多以设计、搭建为主,缺少专业性展会宣传和策划的能力,在展会组织能力上缺少经验,所承办的展会规模小、数量少、目的不明确。

三、 兰州会展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发挥协会职能,积极培育会展企业

有效利用会展协会资源,整合市场展会杂乱现象,从上到下关注和重视会展业的发展,积极扶持现有会展企业,使其尽快上规模、上档次,提高招展、组展、办展能力。

同时大力培育新的会展企业,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和扶持组建多种所有制会展企业,发展专业或兼营会展业务的公司。鼓励组建上规模的展览集团公司,特别是要培育广告宣传、服务接待为一体的复合型展览企业,逐步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以中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培育各类会展专业服务企业、宾馆饭店、旅游服务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主体体系。

(二)政府和会展企业联合起来,引进全国性展览及会议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是个好办法。政府要组织办好当地各行业展览会,把举办兰洽会的精神和服务,希望同样支持会展企业办好其他行业展会。若政府对每个行业展会,都像支持兰洽会一样给会展企业给与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一两年时间就会使兰州会展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对兰州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三)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建议市政府牵头号召商务局、招商局、贸促会、会展业协会、会展企业要积极加入国内外同类行业组织,争取和引进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性、全国性的展会到兰州举办。建立兰州会展业网站,实施电子商务,开展网上虚拟展览,打造交易商务服务平台,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会展机构和企业到兰州投资会展业,承办或联办各类会议、节会、展会,繁荣会展市场。鼓励兰州会展企业走出去独立或合作组建会展营销公司,促使兰州会展业走出兰州、面向全国,把在发达城市学到的宝贵经验和吸收的先进理念毫无保留的用到兰州会展行业发展中。   

(四)展馆与会展企业建立鱼和水的关系,争取最大程度的的“双赢”

展馆与会展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是共赢的关系。如果一味不降低场地及其他费用,只会阻碍会展企业的发展。建议会展中心采取放水养鱼办法,并提供各类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先想办法把会展企业引进来并支持把每个行业的展会由小办大,展馆才能获得更大利益和更长远的发展。降低场地租赁费,估计每年能增加几十个会议会展,这样薄利多销也不是件坏事。除此之外展馆更要支持例会,会中会等有创新意识的展会,并从规模、组织能力等多方考核行业展会及会展公司并最好再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应增加展馆面积从而有利会展业的长足发展。建议在七里河或者安宁区建国际会展中心,使用面积五万平方以上,以便容纳全国性、国际性展览会。

(五)切实加大兰州会展业政策扶持力度

1、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金融信贷、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相结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设立兰州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要用于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会展活动的奖励性补贴,会展业总体形象推广和重大会展活动的保证性支出及专业人才培训支出。兰州金融机构要把会展企业作为重点信贷支持对象,特别是对好的会展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支持过程中要简化信贷手续,在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和引导外资及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产权重组,进入会展业。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性贷款,充分利用国债及国内外低息贷款、贴息贷款。积极采用上市、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个人参股等形式,大力引用社会资本。

2、简化申报审批手续。

对于会展申报事宜的企业,工商、市政、公安、执法、消防等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实行“一线式”联合办公,并在5 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核准手续。建立甘肃会展绿色通道,各级会展管理办公室要协调公安、交通、商检等有关职能部门,尽快建立能够使参展商品进入和离开甘肃的“一站式”快速通道。

3、加大税费减免支持政策

建议各级税收和工商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市政府扶持会展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并加快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兰州会展经济的发展。凡以省、市名义主办的会展,对展会期间的户外广告宣传,市政部门予以50% 的收费优惠。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来兰州创办会展企业,凡注册资金在500 万元以上的新办会展企业,自开办之日起,按有关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等其他税收给于一定的优惠政策。

(六)加强对会展业的培训及宣传,提高人们对会展业的认识,促使会展经济的发展

不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企业,多组织会展业培训班,外出学习交流使得会展业人士更多的掌握专业会展知识及流程,从而提高展会品质和整体服务;从各个行业加大对会展业的宣传,必须要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让人们认识到会展业会带动一系列附加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扩大内需的一个有效手段,成为企业销售产品和提升品牌不可缺少的平台,并积极参加各行业会议会展活动。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把兰州的会展事业做大做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新闻推荐